2013 年 5 月的一个下午,理化大楼 5005。我拿着贺羽学长的手机给在 MSRA 联合培养的陆元伟打电话。可能是太紧张吧,打完电话,屏幕上和手上都满是汗珠。几天前,我接到通知:我被 MSRA 联合培养项目录取了,我回复说我正在做创业项目,可能没有时间过去。微软方面催我尽快作出决定,我本来想自己拒掉的,不过想想还是该听听贺老板的意见。

故事背景:科大与 MSRA 的联合培养项目是每年 4 月报名,通过简历初筛和面试,录取 18 人左右,大四一年到 MSRA 实习,毕设也在 MSRA 做。这 18 个名额中,14 人是要求保研到国内的,剩下 4 个名额是出国或者就业的。经过两个月的实习,大概在 9 月初,14 个人中大概能选出 7 个人留下来读博,剩下的回学校保研。所谓的联合培养博士,就是头一年在科大上课,后面四年在 MSRA 做研究,最后拿到的是科大的学位(所以我们是正宗科大研究生,不是代培生)。

陆元伟和贺羽师兄都说这是个不错的机会,建议我慎重考虑。我当时想的是,先去实习一个暑假,看看情况,再做决定。

当时我深受 Linux 和自由软件的文化熏陶,对微软是有不少偏见的。HR 给我打电话,让我确定一下 “入职” 时间,我问怎么成 “入职” 了,这才知道我是以实习生的身份去联合培养的,感觉成为了一家当时并不喜欢的公司员工,还是蛮别扭的。

土豪,任性

第一天去公司,就感受到了 M$ 办公楼的土豪。在中关村如此寸土寸金的地段,两座办公楼之间有一个大花园,上空还有廊桥相连。

大厅里的 12 部电梯更是亮瞎了眼,东西两侧各 6 部,之前从没见过这么多电梯。大楼里还有强悍的空气净化系统,一楼的标牌上每天都在炫耀室内外 PM 2.5 的数量级差别。

12~14 层是微软亚洲研究院。从 sky garden 放眼望去,郁郁葱葱的大花园、北大的博雅塔、新浪的大眼睛、中国普天的闪烁霓虹灯,尽收眼底。

在上午简单的入职培训之后,先是去比学校食堂好不知道多少倍的公司食堂吃饭,然后兴奋地体验新发的电脑(从来没用过这么高配的个人电脑)。

2014 年 7 月再次入职时发的电脑,Core i7 4770 + 16G RAM + 256G SSD + 2T 硬盘

不需要打卡

下午四点,大老板永光给介绍组里的同事和网络领域的研究概况,并为我们分别安排导师(mentor)。第一次见到导师 Kun,他就热情地跟我聊了一个多小时,一口气给了我五篇 paper,一直聊到了六点半。

我们组的主页:http://research.microsoft.com/en-us/groups/wn/

从 Kun 的办公室走出来,已经下班半个小时了,我还挺不好意思的,后来才知道组里的同事们都很少在正常下班时间回家。尽管公司不鼓励加班,也不打卡,但兴趣和热情支持着我们看完一篇 paper、配完一台实验机器或者写完一段代码,才回去休息。

第一天晚上在公司吃完饭(吐槽:晚上的饭种类和质量都不如中午),回宾馆收拾了一下东西,就延续在学校的习惯,到公司 “自习” 了。工位一直是满满的,直到九点钟,陆续有同学回去了,我也就跟着回到住处,发现室友和同去的科大同学早就回来啦。不过,感觉公司的椅子、电脑和显示器都比宾馆和自己的笔记本好太多,就习惯了晚上在公司干活,回来就是玩玩手机、洗澡睡觉了。

尽管进办公室要过两道门禁,但公司不会根据刷卡来给我们考勤。最初我想,这样员工会不会迟到早退?后来发现,迟到可以有,早退真没有。虽说是九点上班,夜猫子码农们这时候往往刚刚起床,或还在酣睡中。十点钟,当我们揉揉惺忪的睡眼走进公司,嚼一把茶水间的各种小零食和饮料填填肚子,实习生工作区的键盘声就渐渐热闹起来了。

从早上十点到晚上九点,即使算上中间两顿饭和下午三点吃水果的时间(茶水间供应免费水果,不过经常是看 paper 写代码出神,去的时候只剩水果皮了),也是工作够八个小时了。研究院不需要靠打卡和考勤来约束员工,而是用热情和氛围来激励员工。

周末,正式员工大多数回家了,实习生们也经常去公司。尽管不再有饮料和水果,但 24 小时的现磨咖啡、安静的工作环境、窗外绿树成荫的花园,以及最重要的,畅通无阻的国际网络,让我们愿意在公司度过一个充实的周末。

英语不再神秘

公司内有个很强大的即时通信系统——Lync,其实 Office 里本来就有这个组件,但在去微软之前从来没打开过。在 Lync 里(其实 Outlook 也行),可以搜到公司任意一名员工的上司、下属和同事。我们最喜欢干的是两件事:

(1) 看别人的状态是不是 “绿的”(在线),比赛谁在公司的时间最长。后来我们发现公司以外的网络也可以登录公司的 Lync,于是靠 Lync 在线来判断是否在公司就不准了。(2)从我们的老板、老板的老板一路往上查,直到 Steve Ballmer。那些传说中的图灵奖得主,Dave Cutler、Mark Russinovich、邹欣等技术大拿,还有少年班整天宣传的张亚勤博士,竟然只在弹指之间。

公司电脑预装的是英文 Windows 8(2013 年),连中文输入法都没有,我们初来乍到也不敢乱装软件。几天后 IT 部门培训的时候,我们才知道是可以装必应输入法的,终于可以用中文说话了。不过,每当我在 Lync 上跟老板用中文说话的时候,他都会用英文回复我,搞得我很不好意思,所以我后来硬着头皮也要用蹩脚的英文来在线交流了。

公司实行网络化、全球化办公,除了入职和离职,从来没见到谁拿着申请单在大楼里跑来跑去。内部电话系统、电话和网上的技术支持系统,自然全部是英文。由于不习惯这些英文,在 14 楼的我一开始寻求 IT 技术支持的时候,肉身跑到了 12 楼的 IT 部门,结果说打内部电话、发邮件联系,不要直接来找。后来我逐渐意识到这种远程工作方式的高效:电话会被分配到空闲的工作人员,邮件可以异步处理,IT 人员就不会被来现场寻求帮助的人打断,可以集中精力处理好一件事再处理下一件事;需要帮助的人也可以在工位上先忙别的,节约了排队等待的时间。

在跨国公司总要与老外交流的。打内部技术支持电话的时候,提示音是英文的,偶尔还会被路由到国外去,要跟老外解释清楚遇到的问题。第一次英文电话是申请一个台灯,光是报出我在公司的 alias(用户名)就花了一两分钟;由于不熟悉公司内部的地址命名,又花了不少口舌解释自己所在的工位;最后生成的工单上还写着 “Require bulb on lamp to be replaced”,其实我桌上并没有台灯……

第二次英文电话是跟 Verisign 公司联系,他们要核对我的注册信息,并把密码通过电话告诉我。这才知道老外是怎么读随机字符串一样的密码的,会说 “a for apple, b for banana, c for carrot” 之类的。不过后来有一次我想效仿的时候,一时想不出 v 开头的单词,憋了好久,真是出糗。

还有一次印象比较深刻的英文电话,是跟 Broadcom 公司联系,拨打他们公司电话会议系统的号码来开远程会议。接通之后,那头一直在播放提示音 “Enter conference ID, followed by pound.” 这个 pound 是什么呢,我跟同学都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。求助于搜索引擎,才知道这是 # 键,它有好几种英文说法。

尽管我所在的组没有老外,但经常会有老外来做报告,我们偶尔会去听一听。组里的大组会虽然都是中国人,但也是全程英文。我在组会上做过两次英文报告,那种有口难言的感觉真是很难受。尽管我的听力和口语还是那么糟糕,语法还是那么蹩脚,满眼仍然是不认识的单词,但这些英文交流的经历至少让我不害怕老外了。

博客与 LUG VPN 的诞生

在 MSRA,最不缺的就是学术泰斗和技术大拿。入职不久,两位 IEG(创新工程组,负责把研究成果转化成产品)的技术大牛给我们讲解他们的传奇经历。其中一位是知乎上叱咤风云的 “轮子哥” vczh(“温赵轮” 三子之一),另一位是知名博客 “C++ 的卢浮宫” 的博主 pongba。pongba 在演讲中鼓吹写技术博客的种种好处,其实这些观点我在他的博客《为什么你应该(从现在开始就)写博客》中早就看到了,但这次见到的是真人。在这个演讲的鼓励下,我真的开始写技术博客了。尽管我的个人博客看的人还不多,但确实感觉从博客中收获了很多,这件事另文细说。

在 MSRA 的另一个感觉是上国外的网站特别快,特别畅通。不管下载什么,只要文件稍大,就能达到 1 MB/s 的限速。事实上,公司网络是 VPN 到国外的,IP 地址也是国外的。我念及科大的小伙伴们还生活在水深火热的局域网中,就想搞一个像公司网络一样畅通的 VPN。参加 Azure 云技术培训的时候,送了一个半年的 Azure 体验账号,我就用自己折腾出来了 LUG VPN 服务,在各路大神指点下反复优化,达到了国外网站不输公司网络、国内网站完胜公司网络的效果。

公司还有很多我希望模仿的先进系统,比如员工管理系统(LDAP)、模板化的电子邮件、issue tracker、电话技术支持系统,但心有余而力不足。套用知乎的一句广告语,MSRA 让我 “发现了更大的世界”。

致那些终将逝去的代码

HR 发给我们的入职准备材料里,除了保密协议和基本信息登记表,就是代码规范(coding standard)了。看到缩进、变量命名等这么多规范,感觉在公司写代码好多条条框框啊。

(未完待续)

Comments